17年业绩符合预期,传统业务稳定增长,布局硅光模块等领域有望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。报告期内,公司归母净利润呈现高速增长,其中光通信网络产品盈利同比增长约70%,主业增长稳定。同时,公司智能电网、光纤光网系统集成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也进一步提升,EPC及系统集成业务盈利同比增长约40%;与英国洛克利硅光子公司合作,进军硅光模块领域;与中科院合作,从事物联网用光电传感器的研发;积极布局海缆、超低损耗光纤,丰富产品线;同时拓展海外业务,公司业绩有望出现新增长点。
18年光纤光缆供需缺口持续,光棒技术优化与量产支撑公司业绩增长。据CRU预测,2017年国内光纤需求为2.68亿芯公里,光棒存在10%-15%的产能缺口。
由于行业内光棒产能释放不及需求增长规模,预计18年部分光棒仍需要依赖进口,光棒供给不足造成光纤光缆供需缺口继续存在,产能提升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点。报告期内,公司新一代绿色制造光棒顺利投产,光棒产量每月提升,为其光纤光缆供给能力提供保障,有力地支撑其业绩增长。
公司集采中标份额持续增长,中长期受益于5G建设。近年运营商光纤光缆集采规模和价格持续增加,公司中标份额呈增长趋势,18年中国移动第一次集采中,公司中标份额12.57%,有望支撑18年公司业绩增长。中长期来看,5G预计2020年商用,目前技术研发试验已进入第三阶段,5G建设有望带来光纤光缆的下一个需求高点,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受益。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业供给能力增长的双重作用,行光纤光缆业毛利空间将缩小,成本控制是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,公司多元化业务布局也体现其长期战略。
盈利预测与建议:短期受益于运营商提升网络质量,中长期受益于5G建设,我们预计公司在2017-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.0/32.2/38.9亿,对应的PE分别为19.8x、13.5x、11.2x,给予“强烈推荐”评级。
风险提示:公司光棒产能释放不及预期,行业毛利空间下降。